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近日發布《“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醫藥工業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麵臨深刻變化,將進入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產業鏈現代化、更高水平融入全球產業體係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根據《規劃》,“十四五”我國醫藥工業的規模效益將實現穩步增長。創新藥和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是重要增長點。
“十四五”醫藥工業利潤總額年均增速8%以上
在全麵分析“十三五”期間醫藥工業規模效益指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國內外技術發展、政策變化等因素,《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醫藥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行業龍頭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規劃》還提出了15年遠景目標。到2035年,醫藥工業實力將實現整體躍升;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全麵形成,產業結構升級,產品種類更多、質量更優,實現更高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全麵建成健康中國提供堅實保障。
創新藥是醫藥工業的新動能
“十四五”是我國醫藥工業創新驅動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此,《規劃》要求,加快產品創新和產業化技術突破。麵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瞄準國際先進技術水平,持續健全創新體係,完善產業創新生態,大力推進創新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促進醫藥工業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主任郭文接受上證報采訪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5%。這個增速主要是需求拉動的,仿製藥和原料藥占了很大權重。未來五年,醫藥工業要高質量發展,創新藥的權重要明顯提升。”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王學恭對記者表示,“得益於過去十年的蓄力,我國創新藥處於厚積薄發的狀態。”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發布的《構建中國醫藥創新生態係(2021-2025)》報告指出,在藥品研發數量方麵,我國對全球貢獻占比從2015年的約4%躍至2020年的約14%,僅次於美國;而在全球首發上市新藥數量上,我國在全球排名前三,占比6%,對比2007年-2015年的2.5%占比有顯著提高。
在各大藥企的發力下,在2021年,國家藥監局就已批準81款新藥上市,與2020年的48款新藥相比,數量創了新高。
“‘十四五’創新藥上市數量創新高的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在這個過程中,以創新為主的龍頭醫藥企業將獲得很好的成長機會。”王學恭說。
需關注創新龍頭的產品差異化特質
據頭豹研究院預計,2020年-2025年,中國創新藥行業將保持18.5%的年複合增長率,繼續快速增長。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49億元。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國內創新藥研發同質化較為嚴重,靶點、適應症較為集中,商業回報率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受這些問題的困擾,創新藥企去年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
山西證券認為,行業正在逐步從me-too/me-worse向更高質量、更具創新性的me-better、first-in-class轉型升級,研發實力雄厚、管線豐富、梯度合理、產品差異化優勢突出的國內創新龍頭企業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建議關注恒瑞醫藥、複星醫藥等。
山西證券還預計,隨著政策推進、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行業龍頭及細分龍頭,如藥明康德、博騰股份等。
西南證券認為,A股和港股的創新藥標的經過2021年的回調和震蕩,大部分標的具有良好性價比,建議積極關注。相關標的包括恒瑞醫藥、君實生物、貝達藥業、康寧傑瑞製藥、信達生物、澤璟製藥、前沿生物等。
首次對產業鏈升級做出係統化要求
我國醫藥工業需要創新,這裏的創新不僅是指加大研發投入創新製藥工藝技術,也體現在數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研究和應用上。
“十四五”我國醫藥工業要落實的五項重點任務之一即“推動醫藥製造能力係統升級”。《規劃》要求,加快推進製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深入實施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和質量提升行動,提高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品質,推動醫藥工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促進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體係融合,提高全行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十四五’規劃用了大量篇幅對我國醫藥製造產業鏈提出了係統化的要求,說明了政府對全產業鏈升級的高度重視。”郭文說。
多家上市公司已經布局智能化
受疫情以及近幾年藥品“帶量采購”“兩票製”等政策實施的影響,我國醫藥製造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受到較大衝擊。在此背景下,藥企有能力、有意願、有訴求去進行智能製造升級改造。
一些上市公司已經進行了嚐試。例如,天聖製藥“中藥口服固體製劑數字化車間新模式應用項目”擁有體係健全的全國先進智能中藥固體製劑智能製造車間,實現先進裝備、信息管理軟件和企業業務流程的高度集成。
揚子江藥業旗下龍鳳堂的中藥前處理,在生產線配備除塵係統,做到粉塵零排放、環境零汙染;車間的自動化係統能夠與物流係統無縫銜接,從原藥材出庫、經洗潤切烘生產線再到淨藥材存儲實現了全程自動化;整個生產,全過程在線監測和全過程數據采集以及視頻監控。
在九芝堂的中藥固體製劑智能工廠,智能設備的應用明顯改變了該公司以前製藥依靠人的經驗,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產品質量也更穩定。
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即將升級。佐力藥業1月26日發布公告,擬募資9.1億元用於智能化中藥生產基地建設與升級等。
王學恭認為,“未來五年,製造技術先進、生產環節綠色低碳的、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的藥企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