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誌天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梁誌天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时间:2025-07-05 07:43:00
梁誌天(Steve Leung),全球著名室內設計師,國際著名華人設計師,香港設計大師,香港十大頂尖設計師之一,擁有香港大學建築學學士、城市規劃碩士多個顯赫學曆,積累了豐富的設計經驗,1997年梁誌天創立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梁誌天建築師有限公司”及“梁誌天設計有限公司”,香港香島道、布力經、壽臣山村道等不少豪宅的室內設計都由Steve一手完成,並贏得同行一致好評。其設計總是簡單素淨,卻沒有冷清的感覺,家居設計以實用為本,配合個人需要。,
詞條概要
梁誌天,中國香港建築設計師。1981年參加國際建築學生設計比賽,獲多項國際獎項;⠲001推出第一套家具設計《一摯》係列;2010年獲得亞太室內設計雙年大獎終身成就獎。
簡介
中文名:梁誌天
英文名:Steve Leung
國籍:中國香港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57年
職業:建築設計師
梁誌天(Steve Leung),香港十大頂尖設計師之一,擁有香港大學建築學學士,城市規劃碩士多個顯赫學曆,積累了豐富的設計經驗。1997年創立了梁誌天建築師有限公司及梁誌天設計有限公司。
學曆
香港大學建築學文學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學士。
社會職務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
香港注冊建築師;
香港室內設計協會會員;
香港設計師協會全權會員;
梁誌天建築師有限公司董事;
梁誌天設計師有限公司董事。
履曆
個人介紹
1957――生於香港;
1978――完成香港大學建築學文學士學位課程,於張劉建築師事務所當建築師助理;
1981――以優異成績完成香港大學建築學士學位課程,代表香港赴波蘭參加國際建築學生設計比賽,獲多項國際獎項;
1986――取得香港大學城市規劃碩士;
1987――創立建築及城市規劃顧問公司;
1997――重組並成立梁誌天建築師有限公司及梁誌天 設計師有限公司;
2000――於上海設立梁誌天設計谘詢(上海)有限公司;
⠠⠠⠠⠲001――與MAXXA合作推出第一套家具設計u2013 「一摯」係列;出版《梁誌天的簡約居停》作品專集;
2003――與日本著名設計師深田恭通合組 -梁誌天ⷦ𗱧𐦁設計師有限公司;與MAXXA合作推出第二套家俱設計「方元」係列,深受國內外歡迎;出版 《再續簡約 - 梁誌天》作品專集;
2005――設立廣州辦事處。與MAXXA合作推出第三套家俱設計u2013「玲瓏」係列,引起國際市場關注;
2006――籌組北京辦事處;
2010――推出「一摯Ⅱ」;
2011――設立成都辦事處。
公司成就
員工總人數突破300,內地項目約占七成;
建築及室內設計範疇擴展至酒店等大型項目;
國內大型設計項目遍布廣州、深圳、上海、北京、蘇州、杭州、南京、武漢、石家莊、大連、青島、珠海、寧波、合肥、重慶及成都等城市。
成就及榮譽
1999――2010九度獲得素有室內設計奧斯卡之稱的Andrew Martin International。
Awards,被甄選為全球31位著名室內設計師之一。
2002年以香港薄扶林道 寶翠園私人會所獲得「2002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私人會所類別組冠軍,同時以深圳觀瀾豪園獲得住宅類別組優異獎。
2002年以香港山頂加列山道的賽詩閣(Chelsea Court)、深圳觀瀾豪園等多個住宅設計項目獲得「HKDA Design02 Show-Excellence Award」 。
2004 《現代裝飾》雜誌年度傳媒獎;《君子雜誌》、「創意力量」獎。
2005 《現代裝飾》(國際) 室內設計年度傳媒獎年度最具影響力設計」;香港傳藝節十大傑出設計師大獎;《時尚先生》時尚年度設計師;中國新華社《人居》雜誌十佳媒體人物獎。
2006 中國企業最具創新力十大傑出人物;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2007 《新城電台》「當家之選」十大最傑出當家;《現代裝飾》雜誌室內設計年度功勳獎。
2008第五屆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年度人氣大獎;首屆搜狐焦點家居網設計師網絡傳媒獎年度設計師獎和年度網絡人氣獎。
2009第六屆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年度最具影響力設計團隊大獎。
2010亞太室內設計雙年大獎終身成就獎;中國室內裝飾協會中國室內設計十大風雲人物。
媒體專訪
態度
香巴拉:據我們了解,你的頭銜非常多,規劃師、建築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家具設計師,對於這些不 一樣的頭銜,你最習慣或最喜歡別人稱呼你哪一個?為什麽?
梁誌天:其實我覺得,無論我作為建築設計師、規劃設計師、家具設計師也有,我都是個生活設計師。其實設計跟人有很大的關係。設計其實有很大的共同點,不管你是服裝設計、室內設計,都是把人在當代社會的一種生活態度給反應出來。當然建築設計跟室內設計層次不一樣,建築是永恒的,實用的。室內設計在空間的劃分來說稍微大一點,所以說在每樣東西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分開的!
香巴拉:如果這樣說,那讓王家衛來做室內設計也可以做的很不錯?(笑……)
梁誌天:是的,反過來說,讓我來拍電影,我也可以拍的不錯。(笑……)
香巴拉:如果讓你拍電影,你會選擇什麽樣的類型呢?
梁誌天:其實我是對拍電影很有興趣,或者拍廣告吧!其實我興趣很多,如果說一個對生活有感受,有理解的人,無論做什麽東西都會有一種跟別人不一樣的看法。往往這種看法給予很多人啟發作用。就說王家衛做室內設計,可能他不懂怎麽畫圖,不懂材料。但是肯定有一種概念,可能他的電影場景不是他設計的,但是他肯定從中給了不少意見。
其實我是學建築的,我也沒有經過專業的室內設計訓練,我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的,剛開始有些東西我真的把握不到,但是我有個概念,我知道我的要求是什麽。然後我讓我的設計師給我出方案,覺的這樣不錯,那樣還得改改。其實技術這東西真的不難的,可以去慢慢把握。但是主要是概念是一樣的,都是對生活的一樣體現,理解。
香巴拉:你一開始是學建築設計,然後做室內設計,這是一個從大到小的過程,然後從家居設計再到家具設計,這種設計的範圍是在不斷的縮小,這種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具體的過程需要你怎麽樣的一個積累?
梁誌天:我覺得這是個非常邏輯,合理的過程。很多的國外出名的建築師,都有做室內設計,很多經典的室內設計也是由建築師來完成的。如果說一個建築設計師對自己的建築有要求的話,他也會把室內設計接來做,要不他會覺得很不滿意。有很多傳媒問我的目標是什麽,以後會往那個方向走,我會說除了家具,還會向產品設計走,包括:酒瓶,手袋;我還希望,從餐廳開始,到擁有自己的一間酒店。如果真的有機會擁有一間酒店那將是我的終極夢想,(嗬……)一間酒店裏麵包括有客房、餐廳、酒吧、前台。酒店是人共同享受的地點,無論你在用餐,工作都應該象家一樣。一間酒店就包括了生活所有的部分。媒體也會問我退休之後想做什麽,我跟他們說我想在酒店的餐
廳裏做一位廚師。我跟TONNY(季裕棠)開玩笑說,為什麽設計那麽多餐廳呢,他說因為他喜歡吃。其實我也喜歡吃,我每到一個的地方,都會去不同的餐廳,吃不同的菜。我很小的時候就幫我媽媽煮菜,但是不多。所以我還是很有興趣去學廚師。很多有名的廚師,配料都是自己調製的,包括醬油之類的。這也是一樣的道理嘛!作為一個室內設計師,我自己設計我的杯子,家具,產品。那樣就會更完美了。所以更完美的話,就要從很小的東西做起。
香巴拉:在家具這塊,你給MAXXA設計了三個係列了,為什麽當初你會選擇跟MAXXA合作,而且一合作就那麽長時間,從表麵跡象來看,這個合作關係還會長期進行下去!
梁誌天:跟MAXXA合作其實是個很偶然的機會。我之前也講過,我的第一套家具是為我自己而設計的,後來我到上海去開公司,剛好公司有個閣樓,閣樓就是我的辦公室,我就把這套家具擺在那裏。因為是原創的,所以很多人跑來問我,這套家具賣不賣。所以我就讓廠家幫我訂做。這是我設計家具,賣家具的開始。
大概之後半年之後,經朋友介紹,我跟MAXXA的老板認識了,他說他們也想做家具而且是原創的。他的理念跟我一拍即合。因為我發現,做家具我隻能做設計,如果要我管理,服務、運貨我不在行的,在那6個月的時間,我的家具賣的很火,但是投訴也很多。不是我的設計不好,是因為是訂做,而且量少,沒有固定廠家,結果出來的家具都不一樣。而且運貨時也出現損耗。經我總結,生意不容易做,而且我也不是做生意的料。所以當MAXXA提出合作時,我高興的不得了,我不用管其他的,隻專心做設計。生產、推廣、服務都是由MAXXA來管理。我已經給MAXXA設計了三個係列了,而且通過MAXXA的關係,我給一家日本公司做了套家具,這套家具會在9月份在日本推出。這種家具是專門為日本小家庭設計的,他們專門請我過去,讓我參觀很多用木來做的工藝,在日本有個叫青山的地方,是座古城,這裏有很多木工,為什麽呢?那是因為這座古城就在京都的旁邊,以前京都是日本的首都。那裏有很多木的建築,那些建築都是這些木工做的,他們都是一代傳一代,所以日本最好的木建築都是出自這裏。我在這邊呆了好幾天,去看看他們的手藝,參觀他們的工廠,然後用香港或華人的角度去理解日本文化,然後把它做出來。所以日本公司還是很滿意的。
追求
香巴拉:您設計風格主要是現代簡約,聽說您的家庭教育很嚴厲,這跟你的簡約風格有關係嗎?您的簡約風格裏麵融合了那些主要因素?
梁誌天:有很多方麵吧!這是一種現代人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跟簡約風格有很大的關係。我的家庭背景跟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吧!我出生於一個大家族,我爸爸是長子,而我又是長孫,爺爺給我寄予很大的厚望,但偏偏我書念的不好,所以就選擇了學建築。
從小家庭的教育要求很高,從不讓我們光腳丫,穿短褲上學。這些細節讓我從生活上的都是非常的規律。我做事很有效率、我對於細節的要求非常高,這也跟簡約風格還是有關係吧!
香巴拉:如果很多細節匯聚在一起,不一定達到一種很簡單的狀態,規律性會造成不斷的重複,這會不會造成很多風格的融合。
梁誌天: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一個設計師怎樣去把設計做好呢?很多的設計師都做的很好,包括我們公司的一些設計師,他們都很有才華,但是有時候對於他們的設計我還是要修改!
香巴拉:那如果對於設計,有些失敗的案例,你會怎麽去看待?
梁誌天:完成失敗是不可能的,但有些項目做出來的效果沒達到我的理想。這有很多原因,可能真的是選錯了,或者是搭配、工藝、材料,但是我的概念是好的。在過程中,有些因素導致了很多項目出來時都有些不同程度的遺憾。
香巴拉:這個社會很現實的,很多客戶看中是梁誌天的品牌效應,所以你的作品不能有一點的出錯,甚至是滑坡。
梁誌天:你講到我心坎上了(哈哈……)其實我的壓力真的很大,我的壓力不在於如何去找客戶,而是如何做好一個項目。如果做的不好,最壞可能也是客戶不在光顧我,或是在外麵說梁誌天如何不好。但是我最不能忍受這種的懲罰。如果項目出來效果不好是因為我們的工作做不好,這是我最痛心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用心去做了,有些我們不能不能控製的外在因素,或者是客戶要求修改太多,導致我們進行不下去,我們會選擇中途停止。
香巴拉:你之前說過你不是個很好的經營者,但是你也運作了自己的設計公司。而且經營的非常好。請問你這在公司裏,隻是單純的設計總監還是也有扮演經營者的角色。
梁誌天:我是導演加監製,偶爾出來做下配角。在我的公司,僅設計這塊就有三個董事,他們負責不同的設計事務,在運作方麵他們都管理的很好。我隻需要把握大的方向,把以後發展的方向定下來,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公司一直在改進,你們是因為我做了很多會所、樣板房才認識我的。我們開始逐漸開始做酒店的項目,這些項目包括在國內、香港、國外都有。所以我希望把公司從做樣板房調整到酒店,並且做的國際化,能夠衝出香港、走出亞洲,走向國際。
香巴拉:說到國際化,作為走在設計界前列的你們,對於中國的設計界的發展有著怎樣的責任和負擔?
梁誌天:沒有覺得有太大的壓力,我盡力而為了。相對來說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是走的比較前的一批設計師,我們會在好的基礎上,繼續做的更好,但是這種理想並不是為我個人、或是我的公司。這背後的動力是為了,華人,中國的設計師製造一個國際水平。這也是我個人的目標也是同行設計師的目標。我們把這個目標告訴年輕的設計師,以後就靠他們來繼承。
香巴拉:國內的設計發展是十分的迅速的,但是基礎卻是很薄弱。你覺得國內幾時能出一個跟你相媲美的設計師?
梁誌天:有,應該有的,國內的資源特別多,包括人力資源,我看到很多年輕的設計師,包括跟我差不多年紀的設計師。他們有些已經都做的很好了,或者是很有潛力。有些人說,國內的設計大部分都是拷貝的,我覺得這個說法也許對,也許不對。香港跟國內不同,香港也有很多拷貝的,隻不過國內地大物博,可以看到很多翻版貨。其實不是的,國內還是有很多很好的東西,包括家具設計,你去東莞的家具展覽中心去看,有很多創新的東西,隻不過是需要時間去提升。所以中國潛力還是很大的!
主題
香巴拉:接下來的安排是什麽?
梁誌天:我81年從大學出來,87年成立自己的公司,97年公司重組,還有我50歲啦,有個主題叫10、20、50。打算出書以外,還開個人巡回展覽。暫時定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個城市。
香巴拉:這個展覽是什麽樣的一個展覽?
梁誌天:是我個人作品的展覽,包括有建築、室內、家具,如果趕得及還有產品。
香巴拉:你巡回展的展廳你打算怎麽去設計?
梁誌天:這個還沒想過,因為地點沒確定下來。不過設計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展示的作品。我覺得你走進我的展廳肯定是感覺不一樣的,有些東西是非常精辟的。
香巴拉:你之前提過想當名廚師,想開間餐廳。那你的餐廳設計是怎麽樣的?
梁誌天:我那有那麽快去想,我年底在香港開間餐廳,但還隻是初步的想法,(你看我就是守不了秘密哈哈……一直想過不要說,不要說)
香巴拉:您在跟媒體溝通的時候,大部分會說您的更多愛好在於設計,很少有說到當廚師的願望哦!
梁誌天:都有提過一下,這個興趣是越來越濃了,我打算在不久的未來,我可能會去投資一間餐廳,從小餐廳開始。
香巴拉:是因為經常出差沒吃到好東西嗎?
梁誌天:對…對…我覺得應該有塊地方是屬於我自己的領土。在這裏享受用餐的快樂,或者是跟我的朋友慶祝。
風格理念
家庭影響
這是一種現代 人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跟簡約風格有很大的關係。梁誌天的家庭背景跟梁誌天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吧!梁誌天出生於一個大家族,梁誌天爸爸是長子,而梁誌天又是長孫,爺爺給梁誌天寄予很大的厚望,但偏偏梁誌天書念的不好,所以就選擇了學建築。從小家庭的教育要求很高,從不讓梁誌天光腳丫,穿短褲上學。這些細節讓我在生活上的都是非常的規律。梁誌天做事很有效率、梁誌天對於細節的要求非常高,這也跟簡約風格還是有關係吧!梁誌天覺得不應該是這樣,一個設計師怎樣去把設計做好呢?很多的設計師都做的很好,包括梁誌天公司的一些設計師,他們都很有才華,但是有時候對於他們的設計梁誌天還是要修改!那是因為他們都有個共同缺點,是不懂得舍棄。特別是年輕的設計師,他們想通過一個案例、項目就把他們的概念去表達出來。但是想法太多了,放在同一個項目裏麵時,就會太多了。讓他們去選擇時、他們就不懂得怎樣去選擇。所以說有能力去做這種選擇是很重要的。但是選擇在不同項目情況又是不一樣的。就象去餐廳點菜一樣,你知道你想吃什麽,點菜才會快點。要不你想吃東西太多了,決定不了,拿這個餐牌半天都不知道點什麽。所以說點菜跟這種選擇是同樣的道理。
風格
梁誌天以獨特的簡約風格,已經為不同的居停空間賦予了全新的感覺,用他的作品演繹著七種截然不同的心情:
酷:以前瞻性的設計筆觸,給予膽色和前瞻性的生活品位,在平淡和諧中凸顯強烈的感觸……設計師利用簡潔的線條和強烈的色調對比,配合不落俗套的掛飾和家具,把酷氣和帥氣全麵呈現,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峻:把後現代科技的冷峻和客觀引進家居設計,以硬朗的物料和明快的色調,迸發出賞心悅目、雋永怡神的效果。設計師以清新筆觸勾劃鋼材和銀白家具,賦予空間素淨明亮的神采。
閑:引進大自然的陽光、空氣和樹木,把滿腔閑情溶化於濃淡有致的碧青和原木中,讓人在緊迫的城市生活節奏下享受那難得的一刻閑暇。
淨:一塵不染、素淨澄明。設計師用平靜的心靈看世界,利用淡淡的家具布局把原有的空間淨化,把屋主的氣質和品位含蓄地表現出來……
頤:是東方浪漫情懷與西方簡約雍容的巧妙結合。設計師以深木色與米白色的家具組合締造中國的古品書香,配合別具風雅的掛飾和小物擺設,讓空氣中彌漫一股頤樂之象。
醉:糅合巴洛克典雅風格與現代唯美主義,把寬敞舒適的空間修飾為富麗堂皇的尊貴府第,令人醉倒在滿瀉的渾黃燈光下……
寬:跳出框框,躍進廣闊的視覺空間。設計師以簡約筆觸演繹現代豪宅的氣派與和諧,為偌大的空間帶來家的感覺,令人開懷。
個人語錄
1、公司多元化是一件好事,風險也會降低。直到1997年公司重組,我希望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雙向發展,因
為公司多元化發展是好事,風險也會降低,所以我同時開了兩家公司。
2、我是一個爆發力強的力量型的運動員,我更喜歡短跑,所以對短期的室內設計,我能力發揮得更加得心應手。
3、作為老板,差不多全身上下都是“刀”,而且每一把都要鋒利,不僅要會做設計,還要懂管理和市場推廣,對綜合能力要求很高。
4、年齡是我創業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很難讓客戶相信30歲的建築師能做好一個億以上的項目,所以我盡量在衣著打扮上“裝”得成熟一些,另外還要多跟別人溝通,做到思想上的成熟。
5、我會作短線(1年)、中線(5年)、長線(10年)的發展計劃。我認為如果你的計劃是依據你的能力去製定的話,成功的幾率不會低。
6、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我將公司的風格控製在自己的範疇裏。我覺得這有好有壞,好的方麵是產品的質素比較穩定,不好的就是限製設計師的發揮空間。但是我認為每個作品都要有定位,如果不給設計師設置範圍,他做出的作品可能脫離功能性。
作品賞析
稻菊
⠀ ⠀ ⠀ ⠀是梁誌天先生的作品,其設計展現了現代東方美學藝術,並獲選為美國 HospitalityDesignAwards2007「高級餐廳組別」的入圍作品。“稻菊”是日本知名的百年天婦羅料理店,設於香港四季酒店的分店。設計師考量四季酒店與其位處的中環區多是商務人士聚集地區,設計參酌三百多年前的江戶文化,以當時鼎盛貿易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為藍本,呼應國際商旅的宏觀視野。同時,采用現代摩登鋪陳空間個性,提供商旅人士一處寫意的用餐環境,以期能跳脫傳統日式料理餐廳偏愛古典和風的設計窠臼。該作品以啡、黑和金色作為這間餐廳的主色調,搭配精心布置的藝術品、充滿戲劇感的燈光效果及線條明快的家具,令充滿現代感 的空間溢出無限禪意,並以空間述說了一個見證時代變遷的曆史故事,為客人呈獻雅致的東瀛美食空間。
蝶1903
清末,1903年,前門23號是美國駐中國公使館。ZEN蝶1903因此而得名。 走進這間以蝶為主題的餐廳,地毯上、餐椅上、牆壁上、水晶吊燈裏甚至菜單上你都能看到無數美麗蝴蝶的身影,著實用了心思。
曾成功打造過上海外灘3號的李景漢,對北京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釣魚台 前門賓館的翻新和重新定位。把前門23號 也改造成:世界頂級餐廳、奢侈品旗艦店、當代藝術中心、多功能劇場、商務俱樂部……,對老空間及政治背景進行國際化、商業化改造。這裏匯集了享譽世界的餐飲品牌Shiro Matsu(日式料理),Agua(西班牙餐廳),Fez Bar(屋頂酒吧),Sadler(米其林二星級意大利餐廳),Maison Boulud(布魯宮法餐廳,米其林二星級法餐廳)。百達翡麗世界頂級鍾表品牌,選擇這裏設其在北京唯一店鋪。在看得見天安門風景的房間,前門23號,號稱見證和滋養中國形成新一代的精英意識和頂級生活方式。
作品欣賞
⠀ | ⠀ |
⠀ | ⠀ |
其他相關
文化建築複興是文化複興的前提
縱觀古今,民族文化的複興一直是從民族文化建築的複興開始的,中孚泰文化集團專注於文化建築20年,貢獻了“中國十大劇院“中的6座,”中國三佳音效劇院“中的2座,其一直懷揣著一個民族文化複興夢。
中孚泰文化集團的董事長譚澤斌先生一再表示:“要團結一批有誌於文化建築的有識之士,為國家建設一批可以流傳百年的文化建築作品。我希望我退休之年,世界100個大劇院中有20個在我國!中華民族文化建築的複興是民族文化複興的前提”。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